2007/10/27

Published 10月 27, 2007 by with 0 comment

《保險錦囊》定期保單健診 發揮保險效益

記者饒榮華/台北報導 (2007/10/23 09:00:00 時報資訊) 許多人買了一堆保險,卻不清楚保了什麼,發生事故時,也不知要 申請理賠;或家人不知道自己已買了保險,當遭逢事故時,也不知要 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等於花了保費卻無法達到「保障」的功能。  保德信人壽指出,消費者可透過「保單健診」對個人或家庭的保單 做定期的總整理,以了解自己和全家的保障內容,並適時地做調整, 達到最大的投保利益。保德信人壽建議可按三步驟來進行:保單健診的第一步,就是建立清楚完整的「保險一覽表」,明確寫 出投保的保單種類(如壽險、醫療險、年金險等)、保險金額、保險 公司名稱、投保及繳費日期(確認保單有效)、壽險顧問人員及聯絡 方式、保單存放地點等,一旦發生變故時才能確保權益。  第二步,看看保障足不足夠?是否有重複保障或不足的缺口?因人 生每個階段的經濟能力與風險承受度不盡相同,在歷經變化後,當初 投保的保額是否符合現階段的需要,也必須考量。  像剛出社會的新鮮人所承擔的責任或經濟能力,和工作多年的職場...
Read More

2007/10/19

Published 10月 19, 2007 by with 0 comment

買基金 別掉入淨值陷阱

【經濟日報╱記者 張瀞文 2007.10.18 】 投資人挑共同基金不能只看淨值高低,以為淨值低的基金比較有上漲空間,其實不見得,因為基金漲幅高不高,與基金淨值沒有必然關係。 由於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擴大,全球股市在7、8月歷經大幅回檔,但各國中央銀行將資金注入金融體系,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又在9月中旬降息,全球股市持續反彈,有些市場已經重新回到7月股災來臨前的高點,甚至再度創下新高點。 因此,在挑選同一個市場的基金時,有些人會選淨值比較低的基金,認為淨值高的基金漲幅已大,未來再上漲的空間縮小,但淨值低的基金過去漲的不多,比較便宜,可以買到比較多的基金單位數,未來應該比較有「補漲空間」。 這些理由看起來很有道理,但實際上卻很容易讓人掉入陷阱。 首先,買基金最重要的是看趨勢,如果基金投資的市場前景看好,即使基金淨值現在顯得高,但淨值仍可能繼續上漲。有一句話說:「現在的高點是未來的低點」,指的就是這種情況。...
Read More
Published 10月 19, 2007 by with 0 comment

投資基金前 先弄懂十二行話

[2007-09-19  Sina]投資人在管理你的基金投資之前,必須先弄懂至少基金DM上會出現的行話,以及幾個看了也要懂才能簡單判讀趨勢的經濟數據,你才能在基本的了解下揭開你的基金投資管理序幕。   前言:因為是從基金行銷角度拆解基金投資,所以聊過了通路(Place)、聊過了價格(Price)和促銷(Promotion)之後,接下來的專欄內容我要聊的是產品(Product)。不過在聊產品之前,投資人必須先弄懂一些基金行銷的行話,以及基金廣告(DM)上最容易引用的經濟數據意義,才能夠降低個人閱讀基金相關宣傳資料的障礙,同時提高個人對基金行銷話術的判斷力,掌握基金公司商業運作之外該基金真正的投資價值和投資機會。   一位好朋友離開原來第一大品牌的理財雜誌跟隨小老闆出去創業,這本雜誌幾乎是基金投資人的聖經,所以新雜誌要如何延續團隊和品牌既有的優勢,同時又能做出差異化的市場定位以避免和原雜誌正面衝突,相信我的朋友為此耗盡腦汁。  最後他們得到的兩個結論是:從創造財富進展到財富管理,從個人理財升級到家庭理財!  網路上曾經看過這樣一句話深得我心:“投資理財不只是經營收益,而是在管理風險。”同樣的,基金投資不只是看報酬率並且投資賺錢而已,而是如何利用先前重覆提及的資產配置長期投資並且管理你的基金,進而讓你的財富在安全的範圍內持續增值,這是我之前不斷強調的觀念,也是普羅財經一直在努力推廣的財富管理理念。  基於財富管理,所以投資人買基金不只是轉個帳下個單的簡單動作而已,而是如前些篇專欄內容所述,從一開始的資訊搜集到自我需求定位,進而確認個人甚至家庭的資產配置和投資組合,就成為每位投資人重要的投資管理過程。  要管理就有專業,有專業就會出現“行話”,因此投資人在管理你的基金投資之前,必須先弄懂至少基金DM上會出現的行話,以及幾個看了也要懂才能簡單判讀趨勢的經濟數據,你才能在基本的了解下揭開你的基金投資管理序幕。  以下是投資人應該要弄懂的行話,而筆者試著以“完全不專業”的文字和方法去詮釋和說明:  1....
Read More

2007/10/16

Published 10月 16, 2007 by with 0 comment

如何備份防盜拷的DVD影片?

[文/Dr.J ‧PChome電腦家庭 2007/10/15 ]Q:我最近買了007皇家夜總會正版DVD, 我想把他拿出來借人或是觀賞,可是又怕拿來拿去刮傷。請問我該用哪一套軟體來燒錄備份會比較好?我家的燒錄機是ASUSDVD燒錄機,軟體是Nero6.2版,可以麻煩你指導一下嗎?(訂戶 趙先生) A:目前DVD有一些新的防盜拷技術,你要備份這些DVD影片,需要兩種程式,第一是可以破解保護的反保護程式,第二則是可以將原本DVD9大容量影片壓縮成為可以燒到DVD5的影片壓縮轉錄程式。而目前這兩種程式都有免費的軟體可以找得到,像反保護的程式叫做「DVD 43」,而壓縮備份的DVD影片轉錄程式叫做「DVD...
Read More

2007/10/08

Published 10月 08, 2007 by with 0 comment

基金行銷二、三式》做足準備 開始你的基金投資(下)

[聯合報 陳若雲 2007/08/08]台股指數經過激烈的上衝下洗,萬點大關前散戶人氣又開始聚集,投資人你已經進場買股票了嗎?還是準備下場買基金,透過投資專家的手幫你賺到台股萬點的獲利!? 如果你已經確定你個人的投資需求定位和資產配置,並且決定好在那一個通路下單開始你的基金投資,那麼無論你是利用向日葵花心的資金佈局台股基金,看好台股長期走勢而將其列入中、長期投資的核心資產配置,或者是運用向日葵花瓣的資金短線操作台股基金,你都必須再做足最後一個準備工作,才能夠放心的下場投資基金,並且儘可能的規避掉短線投資的風險。 投資基金前的最後一個準備工作,就是“投資3C“—Check Performance & Risk、Check Branding、Check List。 投資3C,基金下單前最後的把關動作Check Performance & Risk:也就是確認績效和風險 ,不只是確認你想購買基金近期的績效和風險係數而已,而是因應你資產配置和投資組合目標報酬和時間的需求設定,確認你想投資基金的約當期間的績效和風險表現,是否符合你個人投資組合需求及個人的投資風險承受度。...
Read More
Published 10月 08, 2007 by with 0 comment

基金行銷二、三式》做足準備 開始你的基金投資(中)

[聯合報 陳若雲 2007/07/10]上一篇專欄文章設計了一個很複雜的表格和讀者分享,筆者試著以粗略的幾個原則,讓投資人依據表格DIY定位自己的投資需求,接著選擇想要投資的基金以及相對適合的基金銷售通路。其中有位讀者回應這篇文章內容太複雜了,買基金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 的確,買基金可以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很感謝那位讀者和大家分享他的心得,不過筆者希望透過這個專欄對話的投資人不只是初入門的投資人,也包括可能在基金市場上投資許久,但從來沒有深刻感受到環境變化,並因應變化改變其投資行為的資深投資人,因此,筆者會嚐試較複雜但相對完整的文章呈現方式。 也基於此,筆者這一篇文章的內容仍將維持相對複雜的內容,嚐試把富人及專業法人的資產配置觀念和方法,運用在投資人的基金投資行為上,讓投資人自己決定他要用何種方式和資產配置模式,來開始他的基金投資。...
Read More
Published 10月 08, 2007 by with 0 comment

基金行銷二、三式》做足準備 開始你的基金投資(上)

[聯合報 陳若雲 2007/06/26 ]不論是法規的改變,還是通路或產品端的整合,甚至是全球化浪潮下資金的操作方式和金融演化趨勢,基金投資都勢必成為國人未來投資理財或進行人生財富管理課題下重要的選擇工具之一。 因此相較於過去台灣投資人獨衷股票投資,基金投資環境相對封閉鎖國的情況下,投資人想要贏在未來,甚至只是保持未來基本的經濟實力和生存能力,就必須撇開過去累積的基金投資刻板印象,重新認識基金投資這件事,並且因應環境調整換個腦袋思考,基金投資在你資產配置這個環節所扮演的角色和應該佔有的權重 ! 在這個專欄開張的第一篇文章,筆者就將這個專欄希望傳達給投資人的訊息做了清楚的告知—因為投資大環境的改變,因此筆者個人希望透過從產品供給者和行銷者不同的角度切入,幫助投資人重新認識基金的投資環境,同時也重新認知基金投資這回事,運用資訊更聰明的買賣基金 ! 過程中筆者嚐試從行銷學上的4P架構切入,經過了許多篇幅的說明和舖陳,筆者試圖讓投資人先行了解基金投資環境的改變,再開始思考自己的基金投資要怎麼調整和運作...
Read More
Published 10月 08, 2007 by with 0 comment

4433 幫你挑出基金績優生

[聯合報 記者許韶芹 2007/10/04]光是國內可以買到的海外股票基金就上千檔,面對琳琅滿目的基金,投資人該怎麼挑?投資專家建議,善用「4433法則」,可幫你在各區域股票基金中,挑出短中長期績效都穩健的好基金。 境外基金 多附標準 所謂「4433」法則,就是先選出一年期績效排名前四分之一者;再從中篩選二、三、五年和今年以來前四分之一的「績優生」;接者從剩下來的名單,篩選三個月、六個月排名前三分之一者。透過這項嚴格層層機制篩選,就可挑出經過多空試煉的基金。 總體來看,不管是亞洲、全球、新興市場、歐洲等市場,符合「4433」標準的基金多半是境外基金;僅匯豐太平洋精典、建弘全球台商基金、富鼎亞美還有元大泛歐成長基金是由國內投信募集發行的海外基金。除了元大泛歐成長基金去年才募集外,其他都是成立3年以上的基金。 4433法則 也有盲點 「4433法則」由台大財金系教授邱顯比所創,目的是幫助投資人可以選出一檔一年及二、三、五年等期間,都維持在同類型基金「前段班」的好基金。不過,邱顯比本人曾坦承,4433法則也有盲點。...
Read More

2007/10/07

Published 10月 07, 2007 by with 0 comment

投資型保單-首年佣金

[經濟日報/記者呂郁青/2007.10.04]投資型保單新制上路,業務員首年佣金大減,保險業者雖然紛紛提高第二、第三年之後的佣金,但業務員大嘆五年下來總收入仍不敵先前風光時期。保險業者也評估,這一、二個月投資型保單陸續有新制上路,10月開始新保單可能會大幅降低。 過去投資型保單通常會設計首年的高額附加費用率,讓業務員銷售保單時可以抽取較高的佣金,依一般業界水準來看,業務員光是計劃保費部分,第一年可收取30%到40%的佣金,頭二年就可以收取50%至60%。 但投資型保單新制上路後,附加費用率首年最高只有60%,只能分五年收取,也不得超過總額150%,除使投資型保單的費用率平準化,業務員的佣金收入也平準化,也就是業務員無法再集中在前兩年收取高額佣金。 由於保險公司的首年附加費用全部降到60%以下,原先100%、80%的高附加費用,立即減掉20%至40%,保險公司就算自行吸收成本,業務人員的首年佣金最少也會被砍掉一成。...
Read More

2007/10/06

Published 10月 06, 2007 by with 0 comment

荷包大作戰 3撇步省健保費

[Smart智富月刊 撰文:郭莉芳 2007/09/21]荷包大作戰 3撇步省健保費矯正5大迷思,確保權益不受損林太太最近很傷腦筋,因為民生物價通通喊漲,光靠先生一份薪水養家,實在有些吃力。她聽說連健保費都再漲價,忍不住搖搖頭,心想等老二明年上小學後,自己得趕緊重返職場,以降低經濟壓力。事實上,健保相關的權益縮水已不是頭一遭,健保局的虧損黑洞年年擴大,只好努力開源或節流,以降低虧損。今年8月1日的健保費調漲,主要是因應7月1日的勞工基本薪資調整(最低月薪從15,840元調漲至17,280元),健保局搭上順風車,跟著調漲保費,約有1,230萬人受到影響,民眾自付保險費的調漲金額從15元至55元不等。每個人繳交健保費的多寡,是依照所投保金額而定,參考的依據便是每月投保薪資。這一次的健保調漲行動,受影響最大的分別是上班族月投保薪資在17,280元以下者、軍公教人員、參加職業工會的人(如計程車司機、農漁業工作者)與第六類人口(如無固定職業工作者)。漲幅雖不高低受薪階級影響最大這些族群除了軍公教人員外,多是經濟能力相對弱勢的族群,因此健保局的做法也讓人質疑,是否讓經濟能力偏低的民眾生活負擔更吃重。那麼,民眾可因此拒繳健保費嗎?答案是:「不行!」因為健保屬於強制性社會保險,全民皆有繳納的義務,但有3個撇步可降低保費負擔:〈撇步1〉依附眷屬掛在夫妻薪資較低一方對於雙薪家庭來說,夫妻均投保勞保與健保,既然健保費的參考依據是每月投保薪資,投保薪資愈高,換算的健保費就愈高,而加保的眷屬健保費也愈高。因此,眷屬應該是轉移至薪資較低的那一方加保,才能降低全家的健保總繳費用。值得提醒的是,薪資高並不一定代表「投保薪資」高,例如業務、專櫃人員等工作,通常是底薪加上獎金,有可能薪資高,但底薪低,因此夫妻雙方可以先搞清楚或向人事單位問清楚自己的「每月投保薪資」,再決定子女與父母等眷屬要加掛在哪一方。〈撇步2〉眷屬第4人起免健保費如果你屬於上有高堂、下有子女要奉養的夾心族,就可以考慮將父母與子女的健保以眷屬身分全部掛在一個人的名下。《輕鬆搞懂健保勞保汽機車強制保險》一書的作者黃文平表示,同一人的依附眷屬若超過3人,第4人起就免付健保費。但健保依附眷屬有直系血親的身分限制,公婆或岳父母無法加掛在女婿或是媳婦名下。〈撇步3〉出國半年以上可申請停繳健保費如果出國念書或是就業,一年內的累計時間達半年以上,就可以申請暫時停繳健保費。但相對的,出國期間若因病或意外在國外就醫所衍生出來的費用,回國也不能向健保局申請醫療支出補助;停繳期間若在國內醫療院所就醫,也無法以健保身分就醫。另外,以下整理幾個常見的健保迷思,釐清似是而非的觀念,或許還有機會幫自己省下一些健保費。〈迷思1〉子女暑期打工健保費由雇主負擔?在學的學生若無職業,應是依附有工作的父母,以眷屬身分投保;但若子女於暑假期間打工,有些父母認為雇主應該幫子女投保健保。事實上,打工須超過3個月,雇主才有幫工讀生投保健保的義務;如果只是短期工讀,父母還是要負擔子女的健保費。〈迷思2〉無業父母加掛子女名下投保最划算?父母以眷屬身分將健保加掛在子女名下,看起來理所當然,但對於本身是退休人員、子女月投保薪資超過50,600元,且子女名下眷屬人數低於4人以下者,就不是個聰明的做法了。因為只要是退休人員,自己就可以用「第六類人口」身分向鄉鎮公所投保,每月固定繳健保費659元,若子女薪資超過50,600元,換算下來的每月健保費就會超過691元,比自行投保更不划算。相對的,如果你子女薪資在50,600元以下,健保費就會比父母自行投保划算。〈迷思3〉無業時免繳健保費?除非是非自願性失業,例如被資遣或裁員,且領勞保失業給付期間,本人與附加眷屬即可免繳健保費,但以不超過6個月為限。但若是一般性失業或找不到工作期間,還是要以第六類人口身分繳納每月659元的健保費,直到找到工作為止。〈迷思4〉失業子女能一直依附父母名下投保?有些年輕人從學校畢業或是男性退役後,暫時找不到工作,短期間內還可以依附在父母名下投保健保,但只要無業期間超過1年以上,就得自己以第六類人口身分向鄉鎮公所投保。〈迷思5〉海外就醫無法享受健保好處?如果在海外就醫,結束就醫的那一天起算6個月內,可以向健保局申請健保給付。但民眾要備齊醫療收據正本,若住院則要索取就醫診斷證明書,回國才能申請。健保局則會依照情況核發,但不一定會全額補助。...
Read More
Published 10月 06, 2007 by with 0 comment

4大訣竅 選對基金經理人

[文.林雅惠.理財周刊.2007/10/02]訣竅1:看3個基本條件華頓投信投資長楊師銘表示,他在選擇基金經理人的時候,一定會考慮3個因素:第一、資歷在3年以上,二、操一檔基金至少2年,三、年度績效排名至少前1/4。另外,投信投顧公會秘書長蕭碧燕也表示,以國外的判斷標準來看,評量一個基金經理人的能力,通常要看經理人過去3年以上的操作紀錄,可以看出基金經理人在面臨空頭或多頭市場的時候,如何做決策,以及基金的表現是不是真的禁得起考驗。訣竅2:觀察5大核心持股「如果要進一步測試基金經理人的選股功力,可以從5大核心持股的變化來看。」楊師銘說,投信投顧公會每個月都會公布每一檔基金的5大核心持股,投資人可以每個月都把持股變化記錄下來,然後做下列比較:第一、比較同類型基金:觀察幾檔同類型的基金當中,哪些是重複的、哪些是你所選擇的基金所特別持有的,針對這些具有獨特性的持股,對照目前股價表現,如果有賺,代表選股眼光不錯。第二、比較買進的時間點:以太陽能產業來看,如果在去年底就開始布局,跟今年5月才開始買進,報酬率就相差快1倍,雖然同樣都有賺,但是會懂得在去年底就先進場的基金經理人,代表眼光很好,選股能力超越同業水準。訣竅3:衡量α值還有另外一種可以直接觀察基金經理人功力的指標,就是用來衡量基金主動操作績效的評比指標「α值」,又可稱作「Jensen」指標,主要是代表在扣除大盤系統風險後,基金經理人的選股能力可以替基金增加多少報酬,α值越高,就代表經理人的選股能力越出色。...
Read More